2023-04-24 09:41:59
允诺 母亲离世几年了,母亲是农村妇女,不识字,很平凡。没有留给我什么,只留给我不尽的思念,绵绵长长生长在雨天或者深夜,让我不禁深深地去回忆她的点点滴滴,滋养我的现在与未来。 曾记得在我儿时,在老家农村,母亲独自抚养我们兄妹仨,那时父亲在异地城里工作,照顾不到家里,那时农村是很辛苦的,母亲既要集体劳动,又要照顾年幼的我们仨。当时在七十年代初,正值知青下放,有无锡老两囗要下放在我们庄子上,由于与我家同族,他们在庄子上也没有其他亲戚,我母亲当着老人那些要下放到五湖四海的子女的面就一口应下,让老人住在我家西单间,并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。这一承诺就是八年,母亲没有与老人红过一次脸。在这八年期间,父亲不忍母亲那么辛苦,曾想把我们带到他工作的地方生活,那样全家团圆多好,可母亲执意不走,说当初答应人家子女照顾老人,不能半路上把人家给撂了。记得老两口回城临别时,紧紧拽住母亲的手,哭得伤心而又不舍。 老人回城后,父亲把我们的户口迁到他工作的城市,我们和母亲进城了,由于母亲不识字,又是农村户口,做不到城里的工作。母亲就学着做起了蔬菜生意。虽然是小买卖,利润微薄,母亲还是尽心尽力地做好她的小生意。每每有人走近母亲的摊位前,母亲逢人就说,“放心买,偶家菜保证新鲜!”为此,母亲总是骑三轮车夜里去拿货,因为只有夜里去批发,才能保证蔬菜新鲜,下午批发市场也有货批发,但都是夜里批发剩下的,蔬菜自然不十分新鲜。夜里出去很辛苦,特别是刮风下雨或者寒冬冰雪天。我们经常劝母亲不要夜里出去拿货。况且夜里、下午都能拿到货,同样都可以卖掉,没有必要那样辛苦。母亲就是不听,还是固执地坚持夜里去拿货。也许母亲的蔬菜新鲜,生意也挺好,也不知道是什么支撑她几十年如一日风雨夜行。 也许受母亲的做事风格的影响,我的许多言行极像母亲。记得二十多年前,我的堂侄女爱好音乐,她在乡村小学做代课老师,没有什么乐器可用,只有一架破旧的脚踏风琴,有的键都缺损了,每次看她认真弹了整个曲子,结果却走音跑调,她很是着急痛苦,上课时只能清唱。当时我头脑一热,竟一口承诺等我上班第一个月领工资就给她买个电子琴。等几年后上班领工资时,却发现工资那么少,一个月的工资根本不够买电子琴。站在商场的柜台前,我看了很长时间,算了好几遍,买那琴要花两三个月工资。身边的人都劝我别买了,太贵了,况且侄女也不做老师了,买了也没有意义。都几年了,也许她也忘了我的随口言了。但是想到小侄女听到我许诺时希冀的眼神,想想自己说过的话,我凑了俩个多月的工资去商场买了电子琴,当我把电子琴递到她手里时,她感动哭了,说不敢相信我会真买琴给她。此情那意就此深藏,也许那深深的感动会在一个迟迟春日,抑或一个清凉的秋天会姗然而至,悠远心头。 也许血脉相承,渊源流长,不知不觉中融入了儿子的成长过程中,他的行为有了我的影子。记得去年一个夏天傍晚,外面雷电忽闪,天快要下暴雨了。儿子说要到师范学院球场去一下,说和同学约好在师院打球,由于学生不允许用手机,互相联系不上。眼看就要下暴雨了,没办法打球,老公劝儿子不要去,儿子说约好的,不能打球也要去说一下。儿子就是不听劝阻,最终还是骑自行车出门了。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风雨中,是什么渐行更远还深?想想我的心里顿感湿润而又温暖! 不同的允诺,不变的诚信,已经悄然走过了几代人,成为几代人内心亘古不变的坚守,不为别的,也许给自己或者别人一个"诚信 ″吧 也许这就是我家的家风,从昨天滋养到今日,还会点亮我们的未来。 |